一本關於結他的小說

一本關於結他的小說《弗蘭基的藍色琴弦》The Magic Strings of Frankie Presto 作者:Mitch Albom

這兩天小病在家休息看了這本書。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説,內容敍述一位傳奇結他手的一生,故事的開始與結束都發生在Francisco Tárrega 的家鄉西班牙東部城市Villarreal 。內容引用了大量結他音樂,例如Tárrega 的Lágrima由開始就一直被作者提及。還有法國爵士結他手Django Reinhardt,作者籍著他把主角帶到美國。有趣的是主角的名字同為Francisco (Frankie是美式叫法,作者是美國人,故事的背景大部份在美國)。

“如果你深陷迷茫,或被悲觀和懷疑包圍;或者為了生計拼死拼活,忘記享受生活、忘記身邊的愛人,那麼請一定讀讀這本書,它是一針鎮定劑,能讓你深深震撼,然後變得平靜和清醒。” – 這是摘錄自網絡上對這書的評論。向各位音樂愛好者尤其是彈結他的朋友推薦這書。

36C539B8-B416-4E0C-BD92-9E72199F666C

中文版封面

C572AC9B-D286-4718-AEF1-47B6BEFF31B2

西班牙文版封面是Django Reinhardt 教導小男孩彈結他

D28ED535-5E82-4402-B004-A7A71D45EDA8

巴西版封面


Introduction et Serenade pour Django

這首《Introduction et Serenade pour Django》是法國作曲家Pierre Lerich向傳奇的吉卜賽爵士結他手Django Reinhardt致敬的樂曲。

Django Reinhardt是出生於比利時的吉卜賽傳奇爵士結他手並在巴黎成名。這是一首法國作曲家Pierre Lerich向他致敬的樂曲。

Django在一次意外中燒傷了他左手的無名指及小指,從此他自創了一套獨特的彈法成為他風格的特色。即使只能用三指健全的手指撥弄琴弦,也不能阻止Django成為法國爵士發展的推動者以及吉普賽爵士的開山鼻祖。

Pierre Lerich就是用他的風格寫成此曲向他致敬。樂曲分為兩部份,分別是前奏及小夜曲。前奏是抒情及自由拍子的旋律,小夜曲則是節奏輕快的舞曲。

Baden Jazz Suite (Hommage a Baden Powell)

《Baden Jazz Suite》是結他作曲家及演奏家Jiri Jirmal所作,曲名中的Baden即著名的巴西結他作曲家及演奏家Baden Powell。 《Baden Jazz Suite》就是Jiri Jirmal向Baden Powell致敬的一首作品。

以下是三個樂章的介紹:

天真爛漫 Simplicitas

使用結他:格里高利·拜爾 Gregory Byers 2017,產地:美國

第一樂章,用優美的旋律和舒緩的節奏,表現了天真爛漫的主題。

搖籃曲 Beceuse

使用結他:何塞·拉米雷斯三世 塞戈維亞型號 José Ramírez 1A with Camara 1984,產地:西班牙

第二樂章,高音部分由集中和弦構成旋律,低音部分採用連續切分音營造出搖動的感覺。

森巴迴旋曲 Rondo a la Samba

使用結他:丹尼爾·弗瑞德里奇 Daniel Friederich 1991,產地:法國

在第三樂章中,作曲家使用了巴西最著名的森巴向這位重要的巴西結他家Baden Powell致敬。

 

Hey Jude

Hey Jude 這首歌曲是Beatles樂隊的名曲,創作這首歌曲的背後有著一段故事。話說樂隊的主音歌手兼結他手John Lennon於1968年時與大野洋子(Yoko Ono)搭上,與時任妻子Cynthia面臨離婚,令到他的事業陷入低谷。樂隊主音歌手兼貝司手Paul McCartney,即John的主要拍檔遂寫下這首歌曲送給John籍此鼓勵他。歌名原來是Hey Jules,Jules是John與Cynthia的年幼兒子Julian Lennon(Julian 長大後亦成為歌手)的名字鼓舞John。歌曲長度共7分多鐘,在第四段主歌過後以一段超過4分鐘的尾聲淡出,在當時的流行曲來說十分罕見。歌曲推出後立刻登上各大流行榜首。歌曲亦以Lennon/McCartney的名義登記為創作者。

 

Sonata del Decameron Negro – Leo Brouwer

Sonata del Decameron Negro – Leo Brouwer

2017年11月16日,第18屆拉丁格林美獎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揭曉。著名的當代作曲家、結他大師里奧·布勞威爾(Leo Brouwer)的《黑色十日談奏鳴曲》獲得最佳當代古典作品獎!作品選送自西班牙新生代美女結他家馬蓓爾·米蘭(Mabel Millan)的獨奏專輯《大獨奏會》(Gran Recital)。而且,這首曲子也收錄在劉憲績2017年4月發行的新專輯《拉丁奏鳴曲》中。
以下是我的學生李德熹詳細介紹這首作品的文章。謹此致謝李德熹讓我在此𨍭載他的文章。

聽布勞威爾的《黑色十日談奏鳴曲》有感
李得熹

喜聞作曲家里奧·布勞威爾(Leo Brouwer)的作品《黑色十日談奏鳴曲(Sonata del Decameron Negro)》獲格林美最佳當代古典作品獎,作為一個結他愛好者和布勞威爾的粉絲,最大的喜悅莫過於古典結他作為小眾樂器,其鍾愛的作曲家的作品能從其他器樂中脫穎而出,可見此作品本身必定極具審美價值。

這首獻給希臘結他演奏家科斯塔斯·柯喬里斯(Costas Cotsiolis)的四樂章奏鳴曲創作於2012年,是Brouwer的第三號奏鳴曲。作曲家在1990年寫下第一號奏鳴曲後,直至2007年至今才陸續創作了第二至第五號奏鳴曲,為何時隔17年才重拾這一體裁我們不得而知,但當欣賞後期這幾首奏鳴曲時,最明顯的感覺是音樂上的重量與厚度,維度與深度,是第一首所無法比擬的,即使第一號奏鳴曲對大多數演奏者已經是極為複雜難懂的。 Brouwer的奏鳴曲博大精深,可謂是集其一生之大成,而第三號奏鳴曲無疑是這五首中最璀璨的明珠,Naxos唱片的評論家格雷哈姆(Graham Wade)稱其為“極具野心份量的作品,將迅速成為現代文獻中一首最好的大師之作。”

第三號奏鳴曲是以Brouwer的名作《El Decameron Negro》(黑色十日談)命名的,採用了貫穿他一生的非洲音樂元素所作。這似乎是作曲家最為熟悉與喜愛的音樂素材,也是其最擅長與最具魅力的作品風格——Afro-Cuban。樂曲的第一樂章“Güijes y Gnomos”,即惡魔與侏儒之意,Güijes是一種生活在環礁湖與河間,會在夜裡襲擊路人的小生物。此樂章採用典型的奏鳴曲式,僅僅用A、B、D三種音構成的主題,卻充分運用力度對比,長短音,迴聲等手法,生動地描繪出這種近似惡魔的小精靈。而隨著主題的展開,我們被作曲家帶到了一個多彩絢麗而又神秘莫測的西非部落,急促、頓挫,充滿節奏感的和弦,彷彿一群戴著面具的非洲土著,圍著篝火跳起民族舞蹈。隨著黑人歌謠在舞蹈之後的唱響,樂章進入了緩慢抒情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首奏鳴曲中,所有的慢板和歌唱性樂段,無不體現Brouwer爐火純青的作曲功力——鉛華盡洗卻深蘊高貴、幽遠婉約卻毫不甜膩、古樸素雅而神秘隱現,其美感簡直讓人詞窮,是值得細細咀嚼而無盡回味的。在主題的第二次呈現之後,Brouwer的致敬手法出現了,他以一首緩慢的Tiento致敬文藝復興的比維拉琴巨匠Luys·Milan,原汁原味的文藝復興式典雅,是作曲家深諳各時期音樂的體現,而毫無違和感的嵌入更可見其作曲深厚功力。樂章在主題的第三次呈現後,以一個不協和的強烈和弦結束。

第二樂章“Treno por Oyá”—— Oyá的悲嘆,Oyá是約魯巴神話中的暴風雨女神,是一位保護婦女的勇猛戰士。樂章始於一段鐘聲般的泛音,這種Brouwer式的開篇很容易讓人想起他的《Hika》《An Idea》等作品。之後緩慢的Habanera,女神娓娓道來了在神位被改變後,她依然守護著垂死之人並援助他們進行來生的超度。切分音、五連音、六連音等變化多端的複雜節奏,晦澀的旋律和彈性低音,使這一深沉哀嘆的主題極具繪畫性和畫面感,在一個弱三連音之後的漸強漸快中,畫風瞬間轉換,樂章進入快速樂段,猶如無盡的愁悶中,心靈深處的控訴與拷問。力度速度對比和情緒變化毫不突兀是作曲家在情感引領上的成功之處,也是Brouwer作品非常吸引人的一方面。

第三樂章“Burlesca del Aire”,字面為輕盈的詼諧曲之意,Naxos唱片的評論家Graham Wade將其詩化並譯為風之舞。樂章以極其平易近人的舞曲節奏出現,挑起你身體裡本能的舞蹈神經。相信無論你學過音樂與否,在聽到開頭的切分節奏後即使沒有翩翩起舞的衝動,身體也會不由自主地搖擺,置身於動感與魔幻的黑人群舞中,Afro-Cuban式的音階與節奏勾勒出火光中閃爍而隱現的華麗服飾,青面獠牙的面具。即便約魯巴神話何等生僻,音樂恰恰在此時跨越時空帶我們領略著異域的情調。與第二樂章相反的是,這一樂章由快而慢,在隨後的慢板樂章中,歌唱性與跳動的節奏相互交織,形成了線與點交錯的畫面。而致敬手法又再一次出現了,當響起了Adelita熟悉的旋律時,我們知道Brouwer這一次致敬的是偉大的Tarrega。在舞曲主題又再次呈現之後,本以為樂章將如期結束之時,急速的高音、強有力的八度雙音、旋風般的圓滑音、猛烈的擊板與掃弦傾洪而瀉,我們才明白Brouwer在樂章的Coda部分展示一次華麗的炫技。

當能量在完全釋放之後,劇情該如何走向呢?寧靜或許是最迫切的需求,這種本能的情感需求在第四樂章引子中的泛音恰到好處地得到滿足。最後一個樂章“La Risa del los Griots”——流浪藝人講述部落的故事,與前三樂章相比,此樂章似乎是最濃郁的Afro-Cuban風格,與Brouwer另一首取材於約魯巴神話的作品《Rito de los Orishas》同工異曲。主題標誌性的節奏在作曲家的第九號練習曲,第一號奏鳴曲中隨處可見。這個在譜面上作為伴奏聲部的節奏型,其地位似乎與旋律不相上下,這種從屬關係的模糊讓主題更具衝突與張力,而旋律聲部與伴奏聲部的極不協和所展現的偏離和錯位的獨特美感,讓未曾領略的我極為震撼。

Latín Sonatas

Sonata del Decameron Negro完成至今不到五年,是一部非常年輕的作品,故錄音者甚少,據筆者所知,僅有西班牙演奏家Mabel Milan、白俄羅斯演奏家Pavel Kukhta和我國的演奏家劉憲績為其錄音。三個版本的比較,無疑首推劉憲績在他的《Latin Sonatas》中的演奏。

此CD的錄音質量極佳,音色乾淨,高中低音分明,共鳴豐富,實屬精品。當然這只是硬件上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劉憲績在音樂性和表現力上的獨到之處,讓其他兩個版本難望其項背。面對CD中三首重量級的奏鳴曲,欣賞與品味必需假以時日,所以最為直觀的就是音色,可以說劉憲績在音色上已經大獲全勝。那種剔透純淨的音色,絕非珠落玉盤般的厚重,而似水晶般的透明與靈動,是詮釋此類現代作品的不二之選。在音樂處理上,劉憲績似乎也頗費心思,比如第二樂章中快速樂段開始的低音A,在譜面沒有任何休止符的情況下,演奏家將其作急促突強的消音處理,使之成為一個強有力的信號,使後面的銜接不但水到渠成而且更精彩絕倫。又如第四樂章的主題,劉憲績似乎有意削弱旋律聲部,在色彩上顯得更為豐富。諸如此類的細膩處理在整張CD中比比皆是,在此也順便說說唱片中另外兩首樂曲的一點感受。

在Assad的作品中,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演奏家的唯美圓滑音,尤其第二樂章,他的演奏有一種讓人舒服到骨頭酥軟的感覺。那一串串晶瑩的圓滑音,讓此樂章被重新營造成中國水墨的意境,猶如飄零的飛花劃過湖面的層層漣漪,美不勝收……

而讓人嘆服的是在Sierra的奏鳴曲中,劉憲績將該曲的暴力美學演繹到極致,兩極分化的力度對比,劍拔弩張的衝突彷彿是一場殘酷異常的戰爭,如果說阿斯圖里亞斯只是一場人間的戰爭,那麼此曲在演奏家的手指間則是一場人與神的戰爭了。第三樂章中那個千萬惡魔破繭而出的畫面和結尾處地震般的雙音徹徹底底地讓人折服了。

記得有人曾問過假如你要離開地球,你會帶上哪張CD,我想,我將會選擇劉憲績的這張《Latin Sonatas》。

ED26E316-DC27-4718-8AAD-A46FDB4126C1EDF768DE-349D-4AD8-9DA1-8F3058A1A0B8FCB935DA-38BF-491B-A7E2-E9E7BC678A30118D403F-2F90-4A1D-95E9-CFC8EEEAA6A7622EADC6-2F71-484D-BE14-A5BFB662DE78

遇見Hermann Hauser

2017年12月14至16日我應邀為[廣東省樂器協會主辦]的[“愛麗絲杯”2017年廣東省結他製作職業技能大賽]擔任評審委員。我13號晚先到廣州,因為第二天早上與[結他時代]的徐宇雅先生及一位結他收藏家朋友黎國秋先生到機場迎接結他界顯赫有名的德國製琴大師Hermann Hauser lll 及他的女兒Kathrin。

Hermann Hauser lll 今次是應他的中國代理[結他時代]之邀,特地前來擔任上述結他製作比賽的評委。那天早上我們到達廣州白雲機場,因為出了點意外,我們與Hauser父女在機場擾嚷了數小時才能離開。可幸黎先生的全程接送,我們還來得及到達比賽現場晩飯,并與主辦者及其他評委開展賽前會議。

Hermann Hauser 的名字在古典結他界是人所共知的,Andrés Segovia 及Julian Bream等一代宗師都使用過Hauser的琴。Hauser 也是家學淵源,家族從Hauser lll 的曾袓父開始已經從事樂器製作超過100年。我也見識過Hauser lll 甚至他父親及祖父造的琴,至於與Hauser家族的直接會面及交流這還是第一次。

Hauser lll 給我的印象是為人友善隨和但頗為率直。例如評委第一次開會時,所有參賽的結他都放在會議室裡,他看到一些結他上漆前著了頗深的顏色,他即時提出要扣分並詢問其他評委要一個共識扣多少分,他的理據是著色後除了掩蓋了原來的木紋外,更可能蓋過了手工失誤做成的瑕疵,這樣對那些沒有著色的參賽者不公平,他説在德國都是這樣的。還有在視察參賽者即場製作琴橋及音樑時他告訴我有部份參賽者水平頗業餘因為他們不懂得運用適當的工具,及後他又道歉説自己太挑剔了。

這裡可以説一下比賽的情況。這次比賽是由愛麗絲琴弦冠名贊助,並且為了標準化全部結他均裝配了愛麗絲琴弦。比賽在河源紅棉樂器廠內舉行,參賽者事前按比賽規則先造一把結他帶來比賽,並於第二天早上限4小時內造一個指定尺寸的琴橋及一個連音樑的面板。

比賽分三部份評分,第一部份是理論考核,在第一天下午舉行由兩位評審主持評分,這兩位評委一位是高級工程師潘綺珊,另一位是星海音樂學院原樂工系副教授梁銳祥。第二部份是工藝評審,這部份當然由Hauser lll 來擔綱,除了Hauser lll 外還有兩位國內製作家郭玉龍及王仲虎,加上兩位國內結他大型企業代表,分別是紅棉樂器廠董事長何志強及來自台灣Farida品牌結他總經理蔡賴丰。第三部份是音色評審,這部份的評委除了我之外,有來自台灣米可室內樂團團長趙柏群,來自法國的電結他演奏家Inophis及兩位國內演奏家吳子彪及秦羽。

參賽者共60人,我們音色評委要在第二天一天內彈60把結他,其中差不多有一半是民謠琴(即鋼弦琴)並評分!想想也夠累的。可是工藝評審還厲害,他們還要評60個琴橋加60塊半製成的面板!試想一下Hauser lll 與女兒坐了差不多24小時飛機(包括在莫斯科轉機),到達河源只休息了一晚,翌日一早就到會埸評審,而且還有時差問題,可以想像他會有多疲累。儘管如此,我看到他還是十分認真測試及評分,他女兒幫他作記錄,他還是最後一位完成評審工作的評委,那時已經是天黑晚飯時間了。他説所有拿來參賽的結他都是每一位參賽者的心血結晶,所以他必須認真評核,以100分為滿分,每一把結他他都不會給低過70分。

第三天是大家最期待的一天,這天除了公佈賽果外,更多人期待的是Hauser lll 下午的講座,我甚至見到一些沒有參賽的朋友駕車從數百公里外來一睹Hauser lll 的風釆。講座由我及蔡賴丰先生為Hauser lll 當翻譯,講座一開始他從木材説起,他説當他很小的時候就跟父親到森林去挑選木頭及觀察樹木的生長,所以他對樹木相當有研究及興趣。例如當我們從機場到賽埸,他也留意到公路旁的樹木並問我們那是什麼樹,可惜當時我們沒有人解答到他的問題。我們在紅棉樂器廠用膳的飯廳內放置了一張長超過五米濶兩米左右的大枱,他立刻發現那是一棵原木樹幹,他觀察了一下後我問他那是什麼樹他毫不猶豫説那是mahogany,其後我發現枱面有一塊牌以中文寫著那是來自非洲的桃花心木(即mahogany)樹齡估計600年!

在講座中Hauser lll 解釋樹木是以旋轉方式向上生長的,同時北半球與南半球旋轉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來自不同地方的木材把它們拼在一起製作一把結他出來,是需要一點技巧。因為樹木是以旋轉的方式生長,所以將樹木砍伐後,木材會不斷扭曲。他説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就是將一塊砍代下來的木頭將它切割成一定尺寸的正方型然後放它兩週左右,那塊木頭就已經扭曲變形,那是因為木材內自身的應力(tension)使然。這亦是為什麼木材需要長時間自然風乾的原因:需要時間把木材內的應力完全釋放出來。只有這樣製琴師才可以控制到什麼地方有怎樣的張力及平衡,而不會受木材自身的應力影響。他亦發現到現時一些大型企業以人工乾燥的方式以縮短木材風亁的時間,他認為這方法也不理想,他説這方法可以很短時間內把木材內的水份抽乾,但當遇到潮濕時木頭又會把水份吸回來,情況就像一塊乾的海棉被丟到水裏一樣。至於自然風乾的木材就不會有這情況,他解釋是木材內的細胞經過一段時間風乾後就會裂開這樣木頭就不會再吸收水份了。所以他認為製作結他的木材自然風乾最小十年才理想。

早前在網絡雜誌“Orfeo”讀到一篇訪問Hauser lll 的文章,提到他們父女造琴的流程:秋天到倉庫挑選木材及配搭;冬天製作琴體;春天合琴並製作指板與琴頭;夏天上漆。他解釋那是因為不同季節中不同的溫度與濕度都有合適的製作工序,這樣做能夠得到最好的效果。這與我們古老的不時不食的哲學是否有點相通呢?他們只是不時不做。這亦是他們產量小的原因,他告訴我今年他加上他女兒的產量是七到九把琴之間。

Kathrin 自小已經跟隨父親造琴,十多年前已經以自己名字作標簽,2006年她造的一把琴更被邀請到東京展覽,可以說她已經繼承家業成為Hauser IV。現時Kathrin除了造琴外更負責處理訂單及與客戶溝通,Hauser lll 説所有要訂Hauser結他的朋友都要與Kathrin聯繫,並説她就是他業務上的左右手。看到他們父女這樣的合作無間真的令人羨慕,相信他們均十分享受自己的工作。

後記
Hauser lll 給我的印象是他十分尊重傳統,並不熱衷於現代科技,他並不使用機器製作結他,純粹靠經驗及手工技術。有趣的是他們父女均使用iPhone 但並不懂利用AirDrop 分享資訊,當我教曉他們使用後,他們都説這是今次來到中國的收穫之一。另一次徐宇雅接送我們回酒店,但他的手機無電,用不了GPS 導航,雖然路程不遠而且之前他接送過我們數次,但就是沒有認路,在車上Hauser lll 就跟他女兒說現代人就是太倚賴科技忽略了自身的能力。他甚至有點懷疑現代科技,例如他的機票因為一點意外需要改動,最後機票是由電腦打印的一張紙,他很懷疑那張機票是否有效,直至到機場詢問處確認過後他才放心。需然如此,他很懂得利用自然資源,例如他的不時不做,他更告訴我他家是利用地熱作暖氣及熱水,還說既經濟又環保。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Kazuo & Hideo Sato 父子的琴

Kazuo & Hideo Sato

上月收到一對Sato 父子造的琴,一把是父親Kazuo Sato的頂級型號Special ,另一把是兒子Hideo Sato的琴。Kazuo Sato是日本裔德國製作名師。他於1965年開始在日本製作結他,及後到英國於傳奇製作大師David Rubio的作坊工作,那時他製作的結他均有KS他的名字簡寫於標籤上。同期在Rubio 作坊工作的還有英國名匠 Paul Fischer 。及後Sato到比利時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坊,最後移居德國直至現在。Sato 的琴有著日本人細緻完美的手工,同時有著歐洲傳統與創新的設計,例如他開發的井字音樑令到他的結他帶有一種獨特而又不會偏離傳統的聲音。還有他多年來收藏的木材,好像這把Special 令人驚艷的馬達加斯加玫瑰木的底板。雖然他已經七十多歲但他的製作黃金期還未過去。
Hideo 1978年出生於德國,自小學習鋼琴、結他及聲樂,那時他已經對父親製作的結他產生興趣,因此他放棄了在日本前㬌極好的軟件工作返回德國跟父親一起造琴。他在父親的作坊工作了五年之後到2017年才以自己名字作標籤。Hideo這把琴一樣有著父親那樣細緻的手工,當然音色上不能與父親的最高型號相比,但已經是一把很不錯的結他,看來他繼承父親衣缽是指日可待。

 

48FF59CF-09B7-47FE-BA29-9FFAA8BFA02F27100CCE-6B9B-43AE-BBC7-EC95F5D5A1432B4CB3FB-7159-4B13-80C1-9D512143383D4A72E6D8-D2C1-4882-B237-E7CE230992552E57BC30-EE75-46D0-8DAA-B8FBD478D971455A7420-72A3-41F2-B44A-97C9FDD62E77114C91DD-A770-4537-9D07-9628EEC19C607AFC282C-D4A5-4038-8BCA-3EDDFD85026E162B856C-2E5B-4729-8003-D9DEBE4E61E561FE4D5C-AA2E-4996-B7DE-D366B70ADDB33B7C4E1A-24B7-4E65-92CF-A3222F2D4BFE

最後兩張照片是Hideo的琴頭及標籤